海珠未发现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昨日,根据海珠区环保局发布的情况,该局先后开展铅蓄企业环保专项执法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96人次,经过对全区涉铅企业逐一严密核查,未发现辖区有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电池回收企业。
主要目的是评估处理的再生水补给地下水所造成的健康影响。将污水转化为地下补给水要考虑以下水质问题:(1)营养元素: NO3、NH3、PO4。
再生水大规模利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有效、安全,既能最大限度地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形势又能确保规模利用不会对当前的地下水环境产生难以修复的影响。5 总结从地质构造、回灌技术等方面看,北京市西部、北部地质地表土层入渗条件好,形成巨大容量的地下水库。2009 年全市污水处理量达到10.8 亿m3。(1)污水处理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回灌。参考文献[1] 焦志忠. 循环水务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845.[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实施指南编写组.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12115.[3] 胡洪营,魏东斌,王丽莎,等. 污水再生利用指南[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738.[4] 云桂春,皮运正,胡俊雅. 浅谈再生污水地下回灌的健康危害风险[J]. 给水排水,2004,710.作者简介:梁藉(1977),男,博士,高级工程师。
2009 年全市污水处理量达到10.8 亿m3,而再生水利用量6.5 亿m3。我国人工地下水回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 世纪60 年代就开始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地面沉降、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和改造盐碱地。上海七宝乐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因为噪声排放违反国家或地方有关规定被闵行区环保局处以罚款处罚。
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行为的22次,占6.4%。另外,上海上食肉类有限公司因为超标排放大气或水污染物的行为被宝山区环保局处以限期治理和罚款处罚。实施8年来,该项工作在加强违法企业的社会监督力度,督促企业自觉守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因为超标排放大气或水污染的行为被奉贤区环保局处以罚款处罚。
市环保局称,2011年首批338家环保违法企业名单是按照惯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进行公布的,查处时间是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之间。近日,上海市环保局在上海环境网站上公布了上海环保系统查处的2011年第一批共338家环保违法企业名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食肉类有限公司、上海七宝乐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也赫然在列。
此次公布的338家环保违法企业,被市、区(县)环保部门查处违法行为共342次,其中,违反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规定行为的197次,占57.6%领导来视察,污水厂就开几天,领导一走,一切照旧。环保执法部门疲软也许有难言之隐,你要真按照法律法规把这企业给封了,给停产了,政府财政就要损失一大块收入,工人也要失业,随之而来的压力让环保执法硬不起来。其次,作为环保执法部门,要替公众挺起执法的脊梁,要顶住压力、坚守原则、履行使命,这才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正负责。
倘若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可谈。环保工作的改善要求政府领导在认识上做出转变,所以必须把环保业绩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彻底打破唯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机制。遮天蔽日的浓烟,有毒气体排放超千倍,随意堆砌的固体垃圾,可谓整个哈尔滨都深受其害。在一些地方政府眼中,环保一直留着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以,开罚单就成了环保执法最常用的执法方式,一些污染重灾大户也到愿意接受这种所谓的环保义务,交点罚款总比投巨资建环保项目实惠。大量废渣不是不分地点简单焚烧,就是直接倾倒在河沟边上。
像哈药总厂这样的明星企业,为何一年能拿出五亿巨资打广告,却声称无力治污,这样明目张胆将环保责任和义务推向边缘,与相关部门的一再纵容、养虎为患不无关系。一些企业顶着当地知名企业和纳税大户的光荣大旗,对环保置若罔闻,要么一再推诿扯皮,要么把环保工程建成形象工程。
其实,这种尴尬不止哈尔滨一地存在。就这样一个典型的环保黑户,却扛着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年销售额近50亿元的光荣大旗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过劫难。(6月8日中央电视台)哈药总厂曝出环保丑闻,环保软肋再次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近日,有媒体报道,位于哈尔滨市区的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工厂周边废气排放严重超标,恶臭难闻。哈药环保问题,也暴露出当地政府环保意识整体缺乏的一面。哈药总厂环保丑闻,可以说是当下国内环保问题的一个缩影。
对于爆发恶劣环保危机的地方领导应实行一票否决制,这样才能让环保理念真正深入到每个地方领导的心中。数年内,老百姓一直反映,上至中央媒体下至省市媒体一再关注,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可哈药总厂生产还是照旧。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还很低。首先,必须考虑对政府相关部门失职和渎职人员究责。
发展永远是硬道理,但至于是怎么样的发展模式倒是其次,因为GDP才是真正过硬的衡量标准。天蓝,水清都无法保障,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对肇事企业做出处罚的同时,更要对这种纵容和默认观念进行反思。环境保护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以牺牲生存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这种不计代价的发展模式后患无穷。希望哈药环保丑闻能唤醒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着力改变环保工作困境。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没有完全启动,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变成墨绿色
而近两年,就连印度也开始将他们的原料药业务转包给中国来做。当环保忧患意识与企业生存空间完全不搭界之时,巨额资金投向何处便有了再明了不过的答案。
哈药总厂污染车间的搬迁已有眉目,如果执法部门不能搬出法律利器来令其痛定思痛,逼其治理污染,搬迁之后,医药百强企业的哭穷之声能止息吗?广告费27倍于环保投入的怪象能禁绝吗?。其次是在法律层面上,处罚标的设置过低。
在美国和墨西哥,上市公司一旦发生这样重大的污染,企业赔偿的数额将是天文数字。然而,媒体曝光领导重视职能部门行动事件得妥善解决的模式并没有在哈药显灵。
可以这么说,没有严管重罚的法治威慑,没有高额违法成本的代价,靠企业的自觉意识来治理污染,显然靠不住。尤其是掌控上市这一环保门票,为企业增加融资设置高门槛,做到要上市先环保,将会特别给力。哈药环保投入不及广告折射违法成本太低。由于哈药目前主要产品仍以原料药为主,加之环保投入不能完全跟上,污染问题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
环保被制药企业冷落一旁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天平发生倾斜。近日,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被曝明目张胆偷排乱放,工厂周边废气排放严重超标,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
2009年8月,《人民日报》就曾对哈药总厂怪味扰民一事进行过报道。废水直排松花江,废渣随意焚烧。
两年前,黑龙江省多位政协委员就此联名提案。可在哈药这里却至今没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